首页 川控视界 川控观点
滞胀轮回及前景展望
2022-05-15      来源:      39
近期俄乌战争把全球商品价格拉到近七年新高,全球通胀开始往上抬升,身边很多朋友都在提滞胀。上一次滞胀期是1973年到1980年,那么上一轮引发滞胀的因素这轮是否存在?资产价格是否一定是股债双杀?我们通过对比历史,让大家了解这次和上一次的历史相同点,以及商品价格上涨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带来的影响;上一轮滞胀期资产价格的变化又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01 历史的相似


这轮经济环境与70年代初有惊人的相似。美国那一轮是花了7000亿美元打输了越战,那个时候美国一年的GDP1万亿美元,大约70%的GDP。而这一轮花了2万亿美金的阿富汗战争,除了罂粟花什么也没给阿富汗留下,再加上花巨资推翻的萨达姆,伊拉克变成了和伊朗一样的什叶派,两场战争大约花掉了美国25%以上的GDP。大家都知道炮弹一响黄金万两,打仗烧钱的速度蒋凯申先生深有感悟。接着又遇上三年疫情,美国开动印钞机把基础货币从4.5万亿美元印到了9万亿美元。美国花了15年国债才印到10万亿,第二个10万亿用了5年,第三个10万亿仅仅3年时间,按美国国债陡峭的上升趋势,按现在的利率水平,突破40万亿是不是加把油只需要两年?


   1971年8月15日,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硬挂钩黄金的模式崩盘,美金变美纸的时代到来,1973年3月29日美国最后一支作战部队退出越南,同年10月6日,引发滞胀开端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开战,美国与沙特达成保护协议,石油美元落地,美元随便印的时代开启。好巧不巧,去年8月30日美军撤出阿富汗,美国开始挑动俄乌,今年2月俄乌战争开打,全球原油金属农产品暴涨,高额财赤,美国退出长期战争,另一场代理人战争开打。历史往往不是简单的重复,但确实是有惊人的相似。


02 通胀对各经济体的影响


俄乌战争对于能源和农产品需要进口的国家会冲击极大,发达国家中除了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均依赖能源和粮食进口,如果战争耗时过长,今年这些国家的经济、汇率会遭受巨大的冲击,供应链带来的潜在供应缺口又会引发制成品上涨,继续加大通胀压力,能源农产品则是翻倍的上涨,对于普通民众带来巨大的通胀压力,在宏观上利率和汇率是双重压力。今年发达国家将面临高通胀,需在汇率和利率上进行再平衡,外部的资产压力是极大的。

美国是此轮例外,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农产品生产国,虽然物价推涨,却对美国经济是相对利好的。当然美国利率处于上升期,货币收紧,资产价格反而承压。

粮食方面,如韩国等小麦玉米自给率仅10%,而中国2021年自乌克兰进口玉米824万吨,占比29%,全年进口2500万吨左右,2021年中国玉米产量2.725亿吨,中国国储在取消临储之前有2.5亿吨玉米,也就是1年不种也完全足够,近年不断抛储,目前库存储备不到1.5亿吨,也远远大于乌克兰进口量,我国小麦和稻谷库存也超过2亿吨,占到全球粮食库存的60%+。我们完全可以在下半年通过抛储加限制出口平抑粮价。


我们的能源主要依赖煤炭,煤炭自给率极高,除了某些区域因为疫情物流短期断掉以外,我们还感受不到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国内的通胀可以维持在相对低位,我们反而是今年全球少有的有潜力加大资金投放力度进行刺激的国家,相信今年的流动性会相对宽裕。


03 资产价格前景展望


1973年第一轮石油危机,巴菲特1969年解散合伙企业,美国1972年漂亮50达到顶峰,PE高达80倍,到1973年美国漂亮50崩盘,中东战争开打,从10月开始,纳斯达克道琼斯跌了20%左右,到1974年3月,恒生指数跌掉37%。说个题外话,李嘉诚正是利用1972年到1973年牛市,长江实业在此期间多次配股融资,其后在1974年暴跌后有大额资金大举买入低价地皮开始起飞。

整个1973年到1980年,石油价格上涨了18倍,黄金白银上涨了7倍,铜上涨了68%,铝价上涨了1.6倍,大豆上涨了51%。1980年,美国十年期国债升到13%的高点,其后利率一路下行,美国股市开启近40年的大牛市。一轮美国十年期国债才涨到3%,基准利率从才开始从0爬起来,利率会不会是个轮回?


第一轮1973年第一次能源危机大幅拉高了通胀,由于估值太高,漂亮50刚刚从80倍PE开始往下走,美国股债双杀,而1978年第二轮石油危机时,美股反而企稳回升,1977年到1981年巴菲特和彼得林奇回报超过250%,远远跑赢大盘,同时期量子基金数十倍回报,彼得林奇和巴菲特在1977年同时间投资了铝业和石油,回报均相当惊人。能否有超额回报还是看估值是否合理,滞胀和大熊市并不能划等号。


整个滞胀期并不是完全的股债双杀,虽然这轮美元指数很强,但美元指数只是相较于欧元和日元的反应。上文已经分析,这轮通胀对欧日韩等国影响很大,对中美影响较小,并且美元大印钞票的情况下,供应本身还在收缩,大宗很难走软。个人看法是,高增速的新能源产业链、大宗商品在低估期都会跑赢滞胀,现在很多个股已经相较于高点下跌70-80%,不应再过分看空。极度悲观毫无必要。

做个大胆的预测,美国民主党年底面临中期大选,高通胀冲击选票,美国对中国所加征关税在中期大选前预计会做短期调整,这也是美国当下压低通胀最快的抓手。当然经济放松,不能给选民以美国对中政策偏软的感觉,会在政治上和科技上对我们再压制,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相应的制造业会表现更好。

   前苏联22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六分之一的陆地面积,这么大体量的国家和地区,能源、矿产、农产品,今年很多商品的供应链会出现问题,这部分商品的涨价相应的上市公司利润会有爆发式增长。


附:历史的时间线
   

   上一轮滞胀出现,是美国输掉了越战,与前苏联对抗开始出现颓势,其后的历史时间线影响了中国的发展:

   1969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同年6月美国开始撤军

   1971年4月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与部分记者访华

   1971年8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1971年10月中国重回联合国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1973年3月美军全部撤出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开打

   1974年 美国沙特签订协议,石油以美元结算,以后所有石油国家效仿,石油美元开启。

   1975年越战彻底结束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

   1979年2月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

   1973-1980年滞胀期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生产了大量制成品供应欧美,帮助欧美压制了长期利率。


   2001年911,美国对阿富汗宣战,2021年美国军队撤出

   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发动进攻,进攻前伊拉克为少数逊尼派萨达姆政权,战后伊拉克变什叶派国家。伊朗为什叶派领袖,沙特为逊尼派领袖,中东形成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形成什叶派连片,中国资本进入伊拉克。


1.jpg


  2011年 爆发叙利亚内战,如图里海原油从阿塞拜疆巴库连通土耳其

   2014年 俄罗斯拿回克里米亚

   2015年 俄罗斯介入叙利亚战争

   2018年 中美贸易战,美国加征中国产品关税  

   2021年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

   2022年 俄罗斯在乌克兰特别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