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征关税是否会取消?
是否取消加征关税对美国政府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一方面,美国的CPI居高不下,居民生活成本急剧上升,取消加征关税可以降低美国的CPI,缓解通胀的压力。如果美国降低进口中间品和直接终端消费品的关税,使得终端消费商品价格下降,可以降低CPI增速0.38%。除此之外,进口商品价格下降时,由于竞争效应,会引发国内同类竞品价格下降,降低CPI增速可达到0.96%。若美国取消加征关税,能够有效降低美国CPI增速1.34%。
另一方面,降低对华关税会削弱美国国内部分行业的竞争力,并且使本届政府显得“软弱”。毕竟,对华不强硬在美国就是“政治不正确”。
那么,美国政府会怎么抉择呢?当然是看民意。毕竟11月份就是中期选举了,拉票才是拜登的头等大事。最新民调显示:美国居民最关心的问题是通胀和经济复苏。而美国经济过去两年一直处于复苏周期,失业率也从2020年4月份最高14.7%下降至2022年5月份3.6%。因此,通胀才是决定民意的核心问题。目前,美联储已经开启了加息周期,货币紧缩可以抑制大宗商品上涨,从而缓解通胀压力。但加息毕竟周期长,见效慢,取消加征关税效果立竿见影,面对岌岌可危的支持率,拜登政府恐怕别无选择。
因此,我们预计本届美国政府概率近期就会采取降低关税的措施,否则将失去大批选票,总统宝座恐将难保。
2取消加征关税对中国影响几何?
这得从当今的中美贸易格局说起。2021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为5,761.14亿美元,进口额1,795.31亿美元,贸易顺差3,965.83亿美元。美国主导的三元分工体系,是中国对美国年年顺差核心逻辑。
所谓三元分工体系,消费、生产、资源在不同的国家。以苹果手机为例,消费国主要是欧美,生产制造在中国,上游半导体、芯片主要美日韩。当然,对于一些低端的制造商品,还不一定是三元分工,比如家具、沙发、床垫等日用品,资源、生产都在中国,而消费主要在欧美。从企业的角度,虽然生产制造的利润在“产业微笑曲线”最底端,但产业的集中化和规模化,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从而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进入研发驱动良性循环。例如光伏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链、手机产业链,中国企业自我驱动,进入了世界前列。从国家和个人的角度,制造业带来更多的税收,解决更多就业,增加个人收入。
在当下全球分工体系下,中国离不开美国,美国也绕不开中国。美国制造业空心化是关键因素,历史的时钟回拨至二战前后,当时美国也是制造业强国,GDP占全球40%,制造业产值占全球50%,曾经也是世界的工厂。美国人也曾经非常的勤奋,夜以继日的工作,和当下的中国人一样。比如美国的特斯拉,疫情后美国很多人都不愿去公司上班,而在上海特斯拉工厂很多人抢着去加班,马斯克在推特上盛赞了勤劳的中国人。特斯拉上海工厂从当年规划、建厂、交付只用了11个月,见证了中国速度。建成后生产效率远高于美国工厂,21年上海工厂交付了48万辆特斯拉,占总交付量一半以上,未来规划至100万辆。这些都与完整的制造产业链和勤劳的中国人密不可分。
如今的美国,主要以服务业和金融业为主,第三产业占GDP80%以上,而制造业产值占比仅11.15%。美国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资源消耗性产业都转移到国外,仅仅保留高精尖领域制造业,航空设备、计算机、电子等。而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和资源,恰好承接了美国的产业转移。虽然美国和中国贸易战之后,很多产业转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但他们能源匮乏,电力等基础设施落后,很难承接大规模参与转移。例如,富士康去印度办厂被搞得灰头土脸,现在想回中国却有心无力,比亚迪电子的崛起,抢走了它的代工份额。另外,美国政府也鼓励制造业回流,但低效的政府办事效率,以及已经慵懒的美国人民,使得制造业回流恐成一句口号。因此,中国依然是、未来也必然是美国消费的主要供应国。
美国加征关税后,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速在2019年曾短暂下滑至-12.9%,出口额降至4,186.64亿美元,但随着疫情爆发,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速恢复增长,2021年对美国出口额5,761.14亿美元,超过2018年4,783.95亿美元的高点。
因此,加征关税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是暂时性的,长期看中国制造业依然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横扫世界势不可挡,加征关税是否取消,都不能改变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3取消加征关税对哪些行业有利?
虽然加征关税取消从整体上看对我们影响不大,但是从局部来看,将有利于一些细分行业。
美国增加关税的核心逻辑,在于压制中国制造业发展,而不影响本国居民的生活。从先后实施关税清单看,按照申万一级分类,第一轮34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第二轮16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电气设备、塑料制品;第三轮2000亿美元重要集中在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家具灯具;第四轮1,20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和纺织服装。因此,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纺织服装和家具玩具等生活用品是上几轮贸易战的重灾区。结合美国之前增加关税的逻辑和这次美国通胀主要矛盾点,我们预测这次美国取消加征关税主要针对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家具、玩具等生活用品。
这些商品主要属于纺织服装、轻工制造、家电等行业。2021年中国纺织服装、轻工制造、家电对美出口金额分别615亿美元、639亿美元、96.9亿美元,合计1,350.9亿美元,对美出口/总出口金额占比分别19.6%、29.7%、12.7%。由此看出,纺织服装和轻工制造对美出口金额两者都较大,而轻工制造占比最高,故影响最大。根据申万二级细分,轻工制造包括家用轻工、文娱轻工、印刷、造纸、包括等,其中家用轻工行业中,生产沙发、床垫、座椅的公司,如果具有自主品牌和议价能力,则更加受益。而纺织服装行业中对美出口的公司主要是做代工,加工费固定,但也会受益于销量的增长。
我们以上市公司为例,21年纺织服装、轻工制造、家电对美营收分别108.54亿人民币、164.34亿人民币、419.35亿人民币,对美依赖度分别为5.3%、4.6%、4.5%。从绝对值看,家电最大,但从依赖程度看,纺织服装最大,轻工制造次之。由于家电国内营收和美国以外营收都特别庞大,因此美国取消加征关税对上市公司微乎其微。假如取消加征关税后,纺织服装、轻工制造行业对美出口较2021年有翻倍的增长,那么对美依赖度也在10%左右。总之,行业总营收的边际改善幅度有限。以上市公司个例分析,假如美国市场占公司营收超过50%,则营收的边际改善会非常明显。
备注:出口主要以美元计算,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营收主要以人民币计算。
4中国制造业势不可挡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曾在在经济和文化领域领先于全球。近代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工业革命晚于西方国家,导致我们的工业和经济落后。而改革开发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勤劳而智慧的华夏子孙开始伟大复兴之路。我们开始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从模仿到赶超,从低端到高端,只要我们牢牢掌握制造业。即便贸易战,我们也不怕。曾经的光伏行业遭到国外双反加税,行业规模不但没有变小,反而比之前更加强大。西方国家为了实现碳中和,不得不进口我们的光伏产品。借用郑板桥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因此,只要我们坚持制造业为核心,保持中国制造完整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则其他区域无法代替中国,世界离不开中国。随着中国贸易的多元化,未来对美国出口额占对外总出口额会逐步下降,故未来美国即使再玩加征关税、取消关税这套把戏,对我们的影响也会不断弱化,再利用关税来博弈条件,也将无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