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A股的投资环境面临内忧外患。吉林、上海等地突发的疫情导致各地的封控升级,再加上美联储加息、俄乌战争、房地产周期拐点、全球经济衰退、美股高位拐头向下大有结束十年牛市之势等一系列的突发事件的叠加,导致整个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急剧增加。
自2022年年初,上证指数经过罕见的两轮快速下跌,由去年年底的3600点跌至最低2863点,创业板指数年内跌幅更是达到28%。
从估值角度来看,显然目前的市场已经极具投资吸引力,但如果抄底把握不好节奏,又很容易陷入短期大幅亏损的尴尬境地。那么目前就有必要好好的捋一捋:A股还有多少潜在的风险尚未完全暴露充分?再据此来计算风险回报比,并选择介入的时机。
1疫情何时了,防疫政策几时变
自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至今,得益于我国的体制优势和基层执行力,2022年之前在动态清零的政策指导下国内经济和生活基本受疫情影响不大。且受益于国内工业基础完备,供应链完整,出口额不断扩大。但是,随着新型奥米克戎毒株的不断扩散,加之病毒的传染性增强,国内自年初开始陆续在吉林,上海等地出现大范围感染,导致各地出现长期封城等一系列更加严格的封控措施。综合前四个月的各项经济数据看,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进出口额同比下降6.4%,到四月份,由于长三角区域基本进入封控阶段,生产端,物流受阻、库存消耗等因素都使得工业所受冲击较大,上海、昆山等地的高技术制造业也受影响;需求端,制造业投资尚显韧性,房地产、基建投资增速下滑,消费则出现了两位数负增长,4月制造业PMI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47.4%,新增社融大幅下降,信贷疲弱。
由于奥米克戎的自身传染性特点,未来若继续维持之前的动态清零防疫模式,成本将会成倍数增长,对经济的损害会不断扩大,防疫措施的改变和防控政策的变化将会是影响国内经济增速的关键变量,未来疫情的走势将会是影响国内经济走向的关键因素。
2俄乌战争何时结束
俄乌战争开打至今两个月有余,作为二战后在欧洲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其对世界的影响已经慢慢凸显。由于欧美的制裁,天然气、石油价格暴涨,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去全球化加速。未来,如果俄乌战争继续持续,欧美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持续加码,全球能源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将会持物维持高位,同时由于乌克兰粮食减产以及全球供应链的断裂,未来粮食价格会急剧增长。
粮食、能源、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以及长期维持高位,将会带来全球性通胀和经济衰退。虽然我国粮食储备和能源结构能够保证粮食和能源供应,但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国外经济主体的影响,这对A股而言也是一大潜在风险。
3美联储加息之路还要走多远
5月5日电,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同时宣布从6月开始渐进式缩表,预计6月和7月的议息会议上加息50bp概率较大,年内预计还有五到六次加息,年内可能加息至2.25%-2.5%左右的水平,至于美联储加息何时结束则主要看美国国内通胀能否得到有效控制。
过去三十几年来,美联储共经历了五轮较为明确的加息周期。总体来看,加息短期内将冲击美国股市,对A股而言也是利空;而且史上加息后大宗商品会走强,美元指数的走强也会给资本外流带来的负面冲击。
从五轮加息的时长来看,一般为1-2年,无论是经济过热还是互联网、房地产泡沫时期,防范通胀过高和资产价格泡沫都是加息的重要原因,因此加息政策本身就包含了引导资产价格的期望,这必然对资本市场造成相关影响,从而对国内的资本市场也会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
4美股十年牛市是否结束
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自2009年开始美股开启了十多年的轰轰烈烈的大牛市行情。从年线看,过去十多年美股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年内跌幅没有超过10%(2020年突发疫情影响除外)。但2022年以来道琼斯指数跌幅达到14%,纳斯达克指数跌幅26%,从技术上看美股已经进入熊市,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和国际影响力的减弱,我们认为美股本轮的调整幅度和时间都会超过以往,随着美股的进一步下跌对A股而言可能会引起部分外资的撤退,同时在情绪上对A股也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5公募基金仓位何时降
从历史经验看,熊市结束后,市场企稳反转的第一波力量往往来自存量资金的仓位回补,而不是增量资金,因为增量资金(大多是居民资金)的情绪往往是滞后的,所以第一波买入的力量只能来自存量机构资金。年初以来,虽然指数调整剧烈,但从公募和私募的仓位来看,其仓位均没有调整到熊市底部的水平。这是2008年底、2012年底、2015年Q3、2018年底等历史重要底部没有出现过的现象。
这一现象可能有两种原因:
(1)熊市还远未结束,还需要等公募和私募仓位降低到较低水平熊市才能结束。
(2)由于投资者结构的变化,这一次卖出的力量可能主要来自个人投资者、银行理财、量化等,历史的数据规律可能会失效。2016年Q1和2020年Q1也出现过指数剧烈波动后,基金仓位没有太大波动的情况。
综合来看,我们更倾向于目前仍处于熊市的磨底阶段。
6二、三季度可能面临的报表杀
基于今年以来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可能会有大量的上市公司在二、三季度出现超出预期的业绩下滑,且市场并未对此进行充分估计。例如传统的消费行业、出口行业、服务行业等。因此,可能等待至少一期报表的落地后,才是相对好的出手时机。
综合上述几点来看,预计年内市场依然会处于熊市筑底震荡阶段,未来市场的变局的关键抓手,可能在于外部局势的变化,以及国内相关货币经济政策、防疫政策的变动,对此我们应当保持高度关注。从投资端看,我们应该积极研究和储备那些可能会在熊市中被错杀严重的标的,以及在外部环境冲击之后大概率可以快速恢复元气、大幅超越行业增速的优质公司,并耐心等待合适的击球点。